防雷接地系統原理 |
Время публикации?:2020-08-25 10:52:54 | Количество просмотров?: |
接地裝置是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稱,其作用是將閃電電流導入地下,防雷系統的保護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接地工程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周圍環(huán)境對工程效果的影響,脫離了工程所在地的具體情況來設計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 實踐要求要有系統的接地理論來對工程實際進行指導。而設計的優(yōu)劣取決于對當地土壤環(huán)境的諸多因數的綜合考慮。土壤電阻率、土層結構、含水情況以及可施工面積等因數決定了接地網形狀、大小、工藝材料的選擇。 因此在對人工接地體進行設計時,應根據地網所在地的土壤電阻率、土層分布等地質情況,盡量進行準確設計。 接地體:又稱接地極,是與土壤直接接觸的金屬導體或導體群。分為人工接地體與自然接體。 接地體做為與大地土壤密切接觸并提供與大地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體,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接地設計中,利用與地有可靠連接的各種金屬結構、管道和設備作為接地體,稱為自然接地體。如果自然接地體的電阻能滿足要求并不對自然接地體產生安全隱患,在沒有強制規(guī)范時就可以用來做接地體。 防雷,是指通過組成攔截、疏導最后泄放入地的一體化系統方式以防止由直擊雷或雷電的電磁脈沖對建筑物本身或其內部設備造成損害的防護技術。
1、把建筑物接閃器以及電力電子系統感應到或者直接接受到得雷電過電壓通過與接地系統(接地網接地極)等相連的引下線釋放到大地中的過程。因為大地的電阻和引下線的電阻非常的小,而建筑物自身的電阻很大,所以雷電過電壓會從引下線導入大地中。 2、《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guī)范》GB50343-20045.4.10 通信基站的防雷與接地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通信基站的雷電防護宜先進行雷電風險評估及雷電防護分級, 基站的天線必須設置于直擊雷防護區(qū)(LPZ0B)區(qū)內。 3 、基站的天饋線應從鐵塔中心部位引下,同軸電纜在其上部、下部和經走線橋架進入機房前,屏蔽層應就近接地。當鐵塔高度大于或等于60米時,同軸電纜金屬屏蔽層還應在鐵塔中部增加一處接地。 為了使接閃器截獲直接雷擊的雷電流或通過防雷器的雷電流安全泄放入地,以保護建筑物,建筑物內人員和設備安全的接地成為防雷接地。
另外,高壓線上的避雷線是用于防止高壓線被雷擊的架空地線,它的兩端都是接地,也是一種防雷接地。 一般認為雷電放電機制可用電流源等效、接地電阻越小雷電流產生的電源也越低,雷擊的危害就越小。所以只要盡可能降低接地電阻。 減小建筑物內部的雷電流及其電磁效應,如采用電磁屏蔽、等電位連接和裝設電涌保護器(SPD)等措施,防止雷擊電磁脈沖可能造成的危害。
防雷裝置是指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SPD)及其他連接導體。 (1)第一類:制造、儲存火工品等,因火花引起爆炸,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具有0區(qū)或20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物;具有1區(qū)或21區(qū)爆炸危險場所。 (2)第二類:國家重點文物單位;國家級建筑及大型建筑;國家特級及甲級大型體育館;制造、儲存火炸藥及其制品的危險建筑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具有1區(qū)或21爆炸危險場所,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具有2區(qū)或22區(qū)爆炸危險場所;具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制封閉氣罐。 (3)第三類:除開一、二類為第三類。 建筑物的防雷是建筑電氣設計中的重要內容,近幾年來,隨著現代化建筑中電子類、通信類設備的增加,防雷設計顯得更加重要。
|
Предыдущая статья?:教大家組裝電力金具的方法 Следующий пост?:關于雙母線接線特點分析 |